01、 负增长可能提前
02、 数量型转为质量型
03、
04、 中国新闻周刊:人口负增长的脚步提前了。
05、
文/陈丽媛
06、 中国新闻周刊:那意味着接近人口负增长了?
07、 中国新闻周刊:今年三胎放开了,会起到作用吗?
08、 中国新闻周刊:现在我国的年龄结构是什么情况?
09、 中国新闻周刊:这个结构形态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什么影响?
10、 中国新闻周刊:在你看来,人口红利的流失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?
11、 中国新闻周刊:今年七普数据也公布了,你觉得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趋势,近两年会是人口峰值吗?
12、 中国新闻周刊:有专家认为应全面放开,有的认为应缓步放开,你怎么看?
13、 中国新闻周刊:除了生育惯性规律以外,人为因素现在被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,你对此怎么看?
14、 陆杰华:对,快一些。之前是预估2027~2030年才进入负增长,现在如果今年不增长,明年没有回升的话,可能就这两年的事了。
